159 各方_盛宠之医女风华
笔趣阁 > 盛宠之医女风华 > 159 各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159 各方

  北方已经是大雪封山的季节,但是,比之北方之地,南方这一处,更显得湿冷。尤其是大晟这一处极南之地,哪怕是到了冬季年尾季节,比起北方的万木萧条来,依旧是可以见那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或者说,因为那一片并不曾凋零的绿意,因而才始终让人觉得春去秋来,匆匆流逝的时间已经过得很是缓慢了。

  此时此刻,南方之地一个小小的县城之中,一座看起来寻常无极,或者说比之南方小户人家的院落更小更寻常的院子里,在南方冬日的太阳依旧和煦照耀这一片土地的时候,这一座大多数时候都应该安静的院子,今日,却是有了一些小小的于寻常不同的动静。

  而一座院子,如今居住的正是一年多前因为赵幕仁案本该被牵连,最后又因为赵弘而免了死罪的赵家的子孙,搬迁到南方已经有一年的时间,加之被搬迁的原因,又是那样屈辱的名由,对于曾经京城的大户人家赵家来说,行事之间,能够低调的,也尽量低调了,加之赵博与赵时因为个性的原因,并不是大争之人,因此,到达南方之后倒也显得安分,得过且过。

  周边的老百姓只听闻了这是从北方迁来的大户人家,因为在京城犯了事,所以被贬到南方来,在这被称之为蛮夷之地的地方,三代之内,遇赦不赦,可尽管如此,在这一座小县城之中,居住的还是世代以此为生的朴实南方子民,对于这一家搬迁而来的人,原来居住于此的百姓,虽是有一种领地被侵占了的感觉,但后来却见本地一些有名望的大夫却是时常出入这一座宅子,最后也不敢表现出别的情绪,而赵家赵弘与赵时两房之人,自诩自己是大户人家出身,并不屑于与周边的人做邻居,因此,虽是一年下来了,赵家与周边的邻人相处得并不好。

  出了赵秋词因为药王谷的原因,时不时出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因为本身读了一些书,倒是经常邀请邻边的小孩从侧门进入她与宁氏的院子,教这些孩子读书识字,反倒是多得了周边孩童父母的夸赞。

  这一日,因为冬季来临平静了许久的院子,又热闹了起来,不过,热闹的,不是因为那几个时常来串门的孩子,而是,今日赵秋词与宁氏趁着冬日的暖阳,将湿冷的冬天到来之前还没有好好晒过的衣物拿出来晾晒了一番。

  在赵家倒了之后,跟随在母女两人身边的丫鬟下人走就被遣散了,加之母女两人也并非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因此,生活下来这么一年多的日子,倒是早已习以为常。

  院子里的花坛上,已经铺了几件绸衣缎布,赵秋词正在屋中翻着箱子,对于拉出来的一只厚旧的蒙上了许多尘土的箱子,赵秋词眼中带了一丝疑惑,但还是下意识打开了这个箱子,箱子打开之后,入眼的,便是一件件熟悉而又陌生的衣物。

  赵秋词神色微微变化,眼中升起一抹动容,哪怕是许久不见了,她永远都会认得这箱子之中到底是什么物什,哪怕这么多年来,自己从未叫唤过那一声令她怀念无比的称呼,可此时此刻的赵秋词相信,倘若那个人还在,她一定能自然而然地开口。

  越是想起从前,赵秋词的神色越是升起一抹孺慕之情,已经经历了太多的事情,让她也明白了许多事情,更坚定了自己对待人世的态度。

  宁氏再从外边回到屋中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赵秋词蹲在那一口她不惜舍弃余物也要从京城运来南方的箱子,此时此刻,因为收拾衣物的原因被赵秋柔拉了出来,宁氏的眼中反倒是升起更多的平静与宁和。

  轻轻走了过去,宁氏也与赵秋词一样蹲下来,开口的声音柔和中透露这一股深切的怀念,“词儿。”

  赵秋词转过头来,看着宁氏眼中的平静与慈和,微微一笑,“娘亲一定很想念父亲。”

  “是啊,我很想念……”宁氏唇角扬起一抹笑意,带着悠远的怀念,轻声开口道,而后又伸手抚了抚箱子里的衣物,动作之中轻柔无比。

  赵秋词见此,看着箱子之中的物件,“娘亲已经很多年没有与我说过父亲了。”

  哪知宁氏听此,却是轻笑了一声,“你父亲啊,他是这个世上最好的人。”

  赵秋词也是展颜一笑,“女儿自然知道父亲就是这世上最好的人,不然,怎么会引起母亲放弃江湖的快意潇洒也要追随父亲呢?”

  来到南方之后,宁家的人自然已经来见过宁氏了,只是宁氏固执,坚持与自己的女儿独守这一处地方,但是,关于宁氏与武林世家宁家的事情,赵秋词已经明白了许多,也明白了自己的母亲,出身在一个怎么样,爱憎分明,仁义侠道的武林世家之中,更明白了在那里,也有与自己一样的同龄人,却是过着不一样的生活。

  有时候,赵秋词甚至也会生起一些羡慕,她隐隐约约觉得,那样的生活,或许,也是自己期盼的生活,那样的经历之后,才会有如同程锦一般高远豁达的胸襟以及对待世间万事万物应有的包容与理解。

  宁氏或许是因为这一箱子的东西的缘故,不由得想起了与赵弘之间的点点滴滴,更是第一次主动与赵秋词说起了年轻时候的赵弘是何等博采众绝,意气风发,又是何等正值坦然,带着让人敬仰与佩服的政侠之风。

  就是那一分政侠之风,让年轻时候的宁氏,义无反顾地追随。

  听着宁氏的回忆,父亲的伟岸形象,也在赵秋词的脑海之中渐渐苏醒与清晰了过来,赵弘去世的时候,赵秋词还小,可是赵弘严父慈父的形象,却是已经深入了那小女孩的心中。

  然而,此时此刻,让赵秋词觉得更为开心的是,宁氏终于可以这般与她说起自己的父亲了。

  母女两人这么一说,便渐渐过午时,赵秋词笑道,“娘,将父亲的东西拿出来晒一晒吧。”

  “是啊,这么多年了,该晒一晒了。”宁氏说着已经站起身来,母女两人说着,便将箱子之中的衣物一件一件拿出了屋门,只是当赵秋词从臂弯会中拿起一件寻常的外袍放在竹架上的时候,因为拍打的动作,却是不期然之间碰到了外袍内衬之处似乎是有一块并不平整的异物。

  当即便觉得奇怪,只伸手抓了抓更是确定了自己碰到的的确不是外袍之上的东西,赵秋词一般伸手去摸,一边叫到,“娘,你快过来。”

  宁氏应声而现,“怎么了?”

  “娘,你看,父亲的这一件外袍,似乎有些不一样。”

  宁氏本不在意,可还是听着赵秋词的话伸手过去,一摸,面上也升起一层疑惑,赵秋词见此,也低声道,“娘亲以前不知道么?我看着不像是衣物布料脱落下来的,摸来摸去,反倒是觉得是刻意绣上去的。”

  宁氏沉了沉眉,她以前的确是不知道这个东西,也是今时今日才发现了,当即便不由分说,将已经挂在了竹竿上的这一片外袍,一把拿了下来,便转身回了屋中。

  ——

  比起南方此时湿冷过后,迎来的偶然的暖和的天气,大晟的北方,可就是另外一层景象了,干燥而又寒冷,反倒是让十几年来一直住在南方的陈平感到了一阵子的不适应,入了冬之后,此时此刻,已经在景宣帝秦晖的安排之下将名字改为齐平的陈平已经因为气候干燥产生的不适应问题,看过了两次大夫。

  身份的转变让他期初之时感到不适应,不过这一分不适应并不能将他如何,许是因为性子的原因他并不热衷于结交权贵,反倒是自己在京城之中自得其乐,这一点,倒是颇让秦晖感到满意。

  不过齐平这样的小人物,的确也没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只是一开始的时候听闻了狮虎将军失散多年的妻儿回来之后产生了一些好奇而多有打探,随着时间过去了如此之久,这打探早就已经消淡了。

  不过齐平可没有忘记当年在江宁府陈家村的时候与他比邻而居的程锦,不过知晓如今的程锦已经成为了元帅夫人,并且早先一步与当今兵马大元帅往北而去,如今正在西凉之地与西凉交战,不免有些怅然的同时,更多了羡慕。

  而来到京城之后,齐平最寻常去的地方,便是德济堂,因为此时此刻的德济堂之中,还有一个宁儿。

  经过了这两年的学习,宁儿在医药上的技术已经可以抵得上一个可以出去探脉和开药方的年轻大夫了,或许真的是天赋的原因,在两年的时间之内,宁儿比德济堂之中的任何一个人,都进步得快,外边北风正呼呼吹着,原本正在德济堂之中捣药的宁儿突然泛起了一阵寒意,看着一边百无聊赖的齐平,还是忘记了要改口,“陈平哥,这么冷的天,你说北部该是有多冷。”

  齐平的视线看向被风卷起了一片落叶的德济堂的大堂之外,“应该会比京城更冷。”

  宁儿停下手中的事情,看着齐平问道,“陈平哥,你想去北方么?”

  齐平一改此时此刻面上的神色,视线却是看向了外边并无特殊之处的地方,眼神之中已不见当初那个稚嫩的容易腼腆的少年模样的小少年,可是,他没有开口回答宁儿的问题,反倒是问道,“宁儿,你想去么?”

  宁儿似乎是犹豫了一番,而有才犹疑这点点头,“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阿姐了。”

  齐平却是摇了摇头,“你出去,比我出去容易。”

  “为什么?”宁儿不解。

  齐平的视线重新落回宁儿手中捣了一半的药罐,开口道,“因为,有人不想我离开京城。”

  宁儿还想在问为什么,可齐平却是已经转移了话题,“北部太冷,你去不了,还是好好待在这京师之地。”

  宁儿似乎是叹了一声气,“再过几日,药王谷有一批药材会运往北方,原本我也想跟随而去的,不过,徐伯不让我离开。”

  齐平听此,眼中闪过一抹异样神色,却是神秘兮兮道,“那药材,什么时候运往北方?”

  宁儿摇了摇头,“该是在这段时日之内吧,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药王谷的生意繁多,经常出去的。”

  宁儿也并不因此事说得更多,只忙完了手中的活计,例行给齐平诊脉,看他因为天气的原因而产生的身体不舒适的感觉究竟如何了。

  而另一边,在其齐平离开德济堂回到狮虎将军府的时候,另一个身影,也出现在了秦晖的御书房之中,冯东历来都是在秦晖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来无影去无声一般,秦晖连头也没有抬,冯东却是已经知道该如何向他汇报应该汇报的事情。

  “陛下,齐公子这些日子,因为对京城水土不服之故,倒是几次前往德济堂去见那个丫头。”

  “嗯。”秦晖应了一声,放下手中的笔,这张折子,是如今北部军用的情况,其中,自然也提到了军粮的问题,不过这张折子,不是楚睿传回来的,而是如今总领北部事务的金峰侯赵铸传回来的。

  或许是因为荣妃的关系,赵铸虽然还是四路军的将领,可是,经过北齐一战之后,赵铸所在的北路军,却是已经有了渐渐脱离四路军的趋势,单是如今他总领北部事务,这一点,就不太寻常,在军事上,赵铸还遵守楚睿的命令,可是在政务上,却是直接面上秦晖。

  只是,看着折子上所言的此时军用的事情。秦晖的面上,并不见任何可以称之为反应的神色,反倒是在冯东的回报之中嗯了一声之后,继续道,“他们两人本就是认识之人,聚在一起也算是常事,除此之外,没有了?”

  “回陛下,没有,不论是将军夫人还是公子,都是深居简出,不见客不访客!”

  秦晖点头,不语置评,“继续看着吧,看来也无须再花费心思在这上边了。”

  顿了顿,秦晖继续开口,“事情办得如何了?”

  提起这件事情,冯东的神色,更是严肃了几分,“陛下,南部五大武林世家,全无归附之意,北部的何家,已有松动,东部西门一族,已经完全归附。”

  秦晖眯了眯眼睛,这样的答案,并不是他想要得到的,“南部五大武林世家,才是中原武林正道的正统,西门一族,与何家比起来,都比不上南部任何一家,甚至,连北部的裘家都比不上。”

  冯东微微垂头,“陛下,西门乃是由黑转白,或许可以一用。”

  秦晖闭了闭眼睛,“如今尚不是时候,不得万不得已,朕,还不想全军覆没。”

  “是!”冯东应声。

  君臣两人久久无言,直到外边响起了一阵声音,“陛下,荣妃娘娘来了。”

  冯东会意,此时此刻,又消失在了书房之中。

  秦晖面上升起一抹笑意,听着外边越来越近的脚步声,荣妃的身形,已经渐渐出现在了御书房这一处,当今后宫虽是有一后四妃,可这宫中的人都知道,能够来着御书房的,只有皇后娘娘和在宫中荣宠最盛的荣妃赵氏。

  荣妃进入了御书房之后,便可见她面上的喜色,朝着秦晖盈盈一拜,样子也是极为灵巧,犹如少女青春一般。

  “今日怎么过来了?”秦晖笑问。

  荣妃面上的喜色似乎是带了一层喜意,而跟随荣妃而来的宫女在荣妃还因为害羞而来不及开口的时候,已经提前开口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太医诊治,娘娘已经怀有龙嗣。”

  秦晖的表情显示震惊,而后是反应过来,可他面上的神色,那一瞬间闪过的,却是带着一层复杂的喜色。

  可沉浸在孕喜之中的荣妃没有看到这一幕,在宫女这一声出来之后只略带嗔意的看了一眼还在抿唇偷乐的宫女,轻声开口道,“陛下……”

  “雨儿今日来御书房,是为了告诉朕这件事?”

  “臣妾……事想让陛下高兴……”

  秦晖听此,朗盛而笑,“好,高兴,朕的确高兴,不过,你该当注意身体,尤其是冬日。”

  荣妃甜甜一笑,“臣妾知道了,日后不会犯错了。”

  秦晖听此,却是大手一挥,“来人,荣妃有孕,着皇后,妥当安排!”

  原先站在门口的太监听此,应下了一声之后,也与秦晖与荣妃进行了一番贺喜,而后方才离开了御书房,往长春宫而去。

  皇后在成王妃的时候就没有给王爷生下一儿半女,如今,荣妃入宫不到一年便已经怀上龙嗣,这消息,对于有心之人来说,也不知当何以看待。

  然而,大晟的皇宫之中被这一阵即将传开的喜讯环绕的时候,西凉那一处,却并非如此。

  殷含之早已回到了西凉皇宫之中,距离她上次出宫往朋门关去见楚睿的时候,已经有了半年的时间,可那一日的事情,对她来说,却是历历在目,甚至,时常在她的梦中出现。

  尤其是每次面对老态龙钟的西凉王的时候,殷含之便会越发的唾弃自己,越是唾弃自己,便会越发憎恨程锦,憎恨楚睿,可是,无论是对楚睿如何的憎恨,殷含之永远知道一点,那就是自己不仅仅是憎恨楚睿而已。

  那几乎成了她的另一个信仰,让她相信,只要楚睿在,她就永远是当年那个宁寿宫之中惊才艳艳的含之郡主,依旧是纯洁无暇,众人追捧的大晟京师第一美人……

  唯有楚睿方能给她这一点坚定的证实。

  所以,殷含恨楚睿,可越是恨,越是需要。

  西凉的皇宫之中已经被大雪覆盖了厚厚的一层,西凉王或许是因为年迈的关系,越发粘着自己这年纪轻轻的贵妃了,好不容易西凉王去处理政事了,殷含之回到了自己的寝宫之中,跟随在她身边的已经不仅仅是珍儿,而是另一个来自大晟的女子。

  她对西凉王的解释是这是当日出宫祈福的时候,路上遇见,心下怜悯带回来的女子,为此西凉王还当众赞了一句贵妃心善,也让这女子留在了她的身边。

  可是回到了自己的寝殿,原本跟在她身后一直默默无闻的那宫女,却是站在了殷含之的面前,朝着殷含之盈盈一拜,从手中拿出一直玄铁令箭,“这是侯爷给郡主的。”

  殷含之伸手,却是颤抖犹豫了好一会儿,依旧是没有接过,宫女也不急,依旧是维持这拿着玄铁令箭的样子,站在殷含之的面前。

  殷含之终于还是深呼一口气,“望山侯不会忘记与本宫的约定吧?”

  “必当毫发无损!”宫女开口的声音利落,眼中闪过一层盛光。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